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碑辨伪——郑和与伊斯兰教相关史料的系统造假问题

某史学界用以论证郑和信仰伊斯兰教最为重要的史料,是如今仍存于泉州东郊灵山圣墓柱廊的《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碑》。此碑碑体为辉绿岩,高99.5厘米,宽42.5厘米,厚9.3厘米,碑面阴刻文字五行:

钦差总兵太监郑和,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,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,望灵圣庇佑。镇抚蒲和日记立。

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碑

某史学界论及郑和,言必不离此碑,以郑和曾至伊斯兰教先贤墓行香,故而完全没有中间环节地推论出郑和必定信仰伊斯兰教,否则何必至此行香?

然而考究下来,此碑与之前提及之马哈只墓志铭同样,又是一方破绽百出千出的伪碑,逐一辨伪如下:

1,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,在江苏太仓,不在福建泉州,出海公干,何以要南下数千里至泉州行香?

2,碑记所载行香时间为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,​与此时间最为接近的,是郑和第五次出使西洋。据《明史》卷七成组本纪载,此次出使时间为永乐十四年十二月。

郑和出使时间,起锚时间均在冬季,九月至正月,因为冬季刮东北季风,才可西南下。而碑记时间在次年五月,与起锚相差半年,由太仓至泉州水路无须如此漫长的时间,如果是为游山玩水,那此时才到泉州,则已耽误风季。郑和万不能如此轻忽皇帝钦命。因此此碑记载时间与史事不符。

然而某史学界与一众深谙伪造历史的徒子徒孙们,几百年来灵魂相通,作伪的证据如果与正史冲突,怎么办?改了正史!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百度百科里,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时间,被改为此碑记载的永乐十五年五月,而完全无视《明史》中白纸黑字的永乐十四年十二月。

这样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篡改,不正是所谓的系统篡改吗?

3,郑和出使,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」,实有此事,但是在永乐十一年十一月第四次下西洋时。与此碑所记显然不符。

4,永乐十三年,少监张谦出使渤泥,经泉州出海,《泉州府志》记载此事。如果太监郑和果然曾经由泉州行香出海,何以《泉州府志》及一应时人均无记载?

5,立碑者,镇抚蒲和日是谁?是那位屠尽避难于泉州的南宋皇室,臭名卓著的蒲寿庚的侄子。据其《蒲氏家谱》载:

日和(当为和日),字贵甫,寿岁(当为上山下成)公次子。秉清真教,慎言谨行,礼拜日勤。光(元)至正间,清真寺损坏不[治],里人金阿里与之共成厥事,重修门第……至永乐十三年,与太监郑和奉诏敕往西域寻玉玺有功,加封泉州卫镇抚司,圣墓立碑犹存。

蒲氏家谱

从这本错讹百出千出的家谱我们还可以知道两件事:

一,蒲和日曾与里人金阿里在元代至正间共修过泉州清净寺。至正九年(1349年)重修清净寺,亦记载于泉州清净寺《重立清净寺碑》,其中有称:

里人金阿里愿以己赀,一新其寺。

重立清净寺碑

但是并未提及蒲和日共同参与。《蒲氏家谱》记载蒲和日共同参与的事情,或者又是一件为祖宗抢夺些荣誉的造伪之事。

二,永乐十五年(1417年),蒲和日不仅为子虚无有的郑和泉州之行立过行香碑,且与郑和同赴西洋,因此得封泉州卫镇抚司。然而行香碑落款,已为「镇抚」,这是未卜先知么?

6,由前述第5点,可以推导出此碑的终极疑点:蒲和日如果在元至正九年重修清净寺,至永乐十五年又为郑和立行香碑,其间即已相差68年。

从《蒲氏家谱》中寻找生平有年代可考者的蒲和日平辈诸人,如蒲寿庚之子蒲师文等三人,均在元代至元、大德年间举士擢官,即1300年前后。如果以20-30岁举士擢官,作为与之年岁相仿的蒲和日,至正九年重修清净寺,以下限计年纪也当在70岁左右。哪怕堂兄举官之时蒲和日才刚出生,年纪也在50岁左右。到永乐十三年郑和子虚无有的泉州下西洋时,蒲和日的年纪已在118岁至138岁之间,其可信乎?

即便恶人之后长寿,以此高龄还跟着郑和下了西洋,也不怕一把老骨头散架在西洋?!

其可信乎?

综上所述,《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碑》,无论记载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,均无一可信之处,伪造无疑。而就以这样的一方伪造的石碑,某史学界及一众拥趸,不仅坐实了郑和信奉伊斯兰教的谣言,而且四处篡改,比如各地有关郑和的纪念说明,比如以伊斯兰教风格重建的郑和墓,甚至比如百度百科。这样的篡改,流毒之深远,怕是远超我们想象的。

正本清源。希望更多的历史学家可以拨冗参与,还历史以本来面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