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四十年后,谨以此书告慰你们的灵魂——《旷典阐幽录》出版后记

​​​一:《旷典阐幽录》是本什么样的书?

同治元年(1862年),陕西回乱。西同二府首当其冲,同州府治大荔县被灾深重,殉难绅民,指不胜屈。 同治四年(1865年),大荔县邑绅于冯翊书院设局采访殉难绅民姓名事迹,遣派邑人分赴各村详悉覆查。历时五月,共访得殉难绅民一万零七百余名。六月,邑绅禀官报准,拟于大荔县城建祠崇祀,然因余款不敷,祠未及建。 同治八年(1869年)秋,湖北监利余庚阳(葵阶)署理同州知府,劝捐建祠,以祀节义。县属八女井殉难绅士李春三之妻吕氏,慷慨捐赀,共得千余金,创建节义祠。续报殉难绅民一千四百余名,共计一万一千余名。 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夏,又补殉难绅民二百余名,前后共计一万两千余名。一并勒名于石,三面嵌于节义祠正殿内壁。 大荔采访局绅士、蓝翎候选郎中宋佑文(学斋)汇辑采访殉难绅民姓名事迹,成书《旷典阐幽录》,刊行于世。

——《旷典阐幽录》点校者序

《旷典阐幽录》为大荔县同治回乱殉难者姓名录,共记载大荔县殉难绅民一万两千余名。

此姓名录一在此书之中,一在大荔县节义祠正殿内壁刻石之上。

二:为何要再版《旷典阐幽录》?

1950年代,大荔县始有河南回民迁入,大荔县政府应其要求,将供奉殉难者的大荔县节义祠改为清真寺。

解放以后,我们的党和政府根据大荔回民的要求,改「节义祠」仍为清真寺。这里的回民虽然是从外省迁来的,不是当年大荔城回民子孙,但他们事实上需要一座清真寺,所以政府决定把寺产交归回民,八阿訇现在已经在寺内讲经礼拜了。这一措施,引起了县内外广大回民的热烈拥护。

——马长寿《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》

从此不见春秋祭祀,从此只见朝夕礼拜。数十载以降,节义祠实存名亡。大荔乡氓,只知有清真寺,而不知有节义祠。

——《旷典阐幽录》点校者序

然而即便节义祠香火绝祀,但是正殿及殿内题名刻石及祠内碑记仍存。2008年,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,大荔县文物普查人员欲进入清真寺内登记这些文物,却遭寺方阻挠,畏于民族问题敏感,普查人员未敢进入,大荔县节义祠历史遗存错失最后的救赎。转过一年,2010年,清真寺方进行改造,将残存的节义祠建筑全部拆除,所有殉难者碑记弃之于地,践踏​毁灭。

大荔县一万两千余名殉难绅民,死去两次。
一死于同治,二死于今世。

——《旷典阐幽录》点校者序

2017年,我走访大荔,知悉此事,「为纪念大荔县节义祠,为纪念大荔县一万两千余名殉难绅民——为他们不至再次死去——发愿再版《旷典阐幽录》。勒名之石无可拯救,勒名之书或可拯救。」六十年前,「此书在大荔尚可找到」。

六十年后,此书在大荔遍寻无着。文物局、档案馆、图书馆、县志办以及古董市场,遑论收藏,闻且未闻。再至渭南,亦无所获。
蒙不愿湮没无闻之阴灵庇佑,许多波折,侥幸终于西安访得《旷典阐幽录》,一函四册,全本无阙。
历时半载,钞录标点,校勘补释,诚惶诚恐。
并补余庚阳「创修节义祠碑记」与刘宗实「节义祠创始碑记」二碑记于前,作为「关陇‧同治陕甘回乱历史拯救计划」(关陇计划)第一种,集赀众筹,付梓重刊。

——《旷典阐幽录》点校者序

三:再版《旷典阐幽录》的意义

以史为鉴,鉴古知今。

1:历史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;

2:悲剧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应当避免历史的重演。

3:单方篡改历史,以仇恨达成内向凝聚,无疑已造成族群的严重割裂与对立;

4:还原真实的历史,有助于消弥与平衡单方仇恨,有助于双方认清悲剧的残酷性在于:如果悲剧重演,没有谁可以不付出惨痛代价;

5:因此避免悲剧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。既然悲剧不是单方造成,既然悲剧亦不会单方受害,因此避免悲剧亦是我们的双方责任,没有谁理应以纯粹受害者自居,我理应姿妄所有,因为你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在「赎罪」。

6:更重要的是,谁也休想湮灭历史。

无他。

四:《旷典阐幽录》的购买

如前,台港在线书店邮购、亲友台港代购、等待数量不多的引进版。

注:某宝上有数家销售,但请注意其中大陆卖家有出售盗版的情况。

注:我个人不参与任何图书销售,请勿向我个人求购图书,谢谢。

附录:《旷典阐幽录》及「关陇计划」的众筹出版说明及销售资金用途

「关陇‧同治陕甘回乱历史拯救计划」(关陇计划)致力于再版相关古籍,而古籍因受众范围狭窄,无法获得与商业图书同样的回报,一般的古籍点校出版,大多会得到国家相关基金资助,用于弥补作者与出版社的商业亏损。但因为「关陇计划」纯粹为民间私人项目,并无任何基金资助,所以必然面对随之而来的出版资金问题。

以我个人而言,完全自资出版一本《旷典阐幽录》并无压力,但若系列出版,私力或有不逮,所以众筹,汇集众力,同时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人能够关注这段历史,拯救这段历史。

《旷典阐幽录》的众筹,得到两位朋友的私人大额捐助。为感谢他们的慷慨与缄默于善举的品德,故而在此不具名地予以特别感谢。

也感谢其他许多人的慷慨解囊,集跬步以致百里,汇涓流以成江河——所有不足款项及后续费用均由我个人补足。

然而如此方式,参与者过多,且实名与各网络支付平台网名纷杂,难以一一记录与对应,加之书价过昂,也无法一一馈书以示感谢,因此后续「关陇计划」的众筹,将弃用此法,希望以固定数额发起众筹,以求每位众筹者均可记录与感谢——或许这样可能会导致许多诸如学生的朋友力有不足无法参与,但依然要感谢你们的心意,并希望你们能够在未来继续参与,这远比暂时的一笔众筹款项重要。

无论如何,众筹资金无论多寡,均不影响「关陇计划」的持续——所有不足款项,依然由我个人补足,一书不筹二次。

备注:同时也希望所有众筹参与者明白一件事情,您资助的是一本史书,一段历史,不是资助的我个人。但为免有人日后或因对我个人不满,对于前此的众筹有所懊悔,因此特别补充:

未来任何众筹,在满足以下条件时,随时可以申请退还全部款项:​

1,可以证明您的众筹款项(电子证据即可,因此烦请保管好您的凭证,并注意保密);​

2,​回馈图书未寄出之前。

至于图书销售收入,因与出版社协议,「关陇计划」采用资助出版形式,加之需要依赖出版社的发行、仓储、结算等诸多环节人工,所以图书销售收入仍以版税方式支付。

注:暂未有收款,且相信数目无多。​

所有此册图书销售收入,将优先转为下册图书出版资金。​

图书销售收入清单与其他费用说明,​将向资助较多金额的众筹者组成的监管团队公布。

未尽事宜,容后再及。​​​​​​